推广 热搜: APP  吉三代  品牌  智能  深圳APP外包公司  出口  产业  中国  手机  发展 

地震预报新尝试:我国将建首个地下云图网

   日期:2018-05-11     浏览:112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5月7日,四川省地震预警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成都高新区宣布:将在四川、云南建设面向地震预报的我国首个地下云图网——通过在地表安装约2000个地下云图网监测站,收集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应力和能量动态演化信息,并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处理生成的动态地下应力和能量监测网络。
 
  “最终,我们将有望通过类似于气象预报‘看云识天气’的方式,对地下云图进行自动或人工分析、研判,促进预报地震科研水平提升。”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这是一项地震预报科研的新尝试。
 
  传统地震速报、预警等均为震后监测,不能随时“看见”地下应力和能量的动态演化情况,而地下云图则是提升地震预报科研能力的“敲门砖”。“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其难度在于地球的不可入性、地震孕育的复杂性和同一地点地震重复发生的小概率性。”王暾说,新建设的川滇地下云图网的主要科学目标是,解决浅源(深度小于20千米)破坏性地震的临震预报难题。临震预报是指对某地几天以内,在较小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破坏性地震做出的预报叫临震预报。
 
  他说,地下云图网不需要“打孔”深入地下,就能实时掌握地下应力、能量,同时,地震的发生是力学过程,地震的发生只与应力、能量的积累程度和断层的断裂强度有关,对临震预报而言则不需要考虑地震孕育的复杂性。最后,川滇地下云图网覆盖区域内频发的地震将提供大量有效数据,促进地震预报科研。
 
  为实现地下云图建设,王暾团队目前已开发一种新型传感器,其将应力、能量信息从地下20千米传递到地表时,传感器所监测的物理量需要的传递时间为秒级。“这些传感器虽然安装在地表,但是通过物理学方法,却可监测到地下8千米至20千米的应力和能量。”王暾说,基于这种传感器,地震预报科研可收集到物理关系明确的数据,不再是“鸡飞狗跳、蛤蟆过街”等关系不明的物理量,也不再是地下水位、水温等物理关系太间接的物理量,而是地下应力、地下能量等直接与地震的发生地区、地震震级有直接关系的物理量来预报地震。
 
  按照科研计划,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将用1至2年建成川滇地下云图网;再用3年时间,运用新建设的地下云图网采集10个左右破坏性地震的案例,进行地震预报的内部技术试验等。目前,首个地下云图网监测站和传感设备,已在汶川县映秀地震台部署完成。
 
  记者了解到,中国地震局去年公布了“透明地壳”等多项计划,以进一步摸清地壳情况、认识地震孕育发生规律。王暾说,“透明地壳”等计划探测目标更为宏大,既包括地壳结构又有应力等参数,但地下云图的重点是应力和能量,其采用的传感器数量、参数、种类等与“透明地壳”项目是不同的。(记者 盛利)
 
  转自:科技日报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