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乳腺癌靶向新药ENHERTU(DS-8201)副作用有哪些

   日期:2021-11-08     浏览:619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ENHERTU的设计通过一种4肽链接子将靶向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与一种新型拓扑异构酶1抑制exatecan衍生物(DX-8951衍生物,DXd)链接在一起,可靶向递送细胞毒制剂至癌细胞内,与通常的化疗相比,可减少细胞毒制剂的全身暴露,对杀灭癌细胞也更有效.  
ENHERTU已获批的适应症包括:  
不能通过手术切除的乳腺癌(不可切除)或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乳腺癌(转移性),之前接受过两次或以上的抗HER2乳腺癌治疗。  
香港肿瘤治疗领域优势明细请找『香港专通纳康,微信:hkzt668,QQ:2106719843』预约
已扩散到胃部附近区域(局部晚期)或已转移的胃(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且之前接受过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的人  
enhertu(DS-8201)enhertu(DS-8201)  
Enhertu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抗体偶联药物(ADC)Enhertu(fam-trastuzumabderuxtecan-nxki)获得美国FDA授予的突破性疗法(BTD)认定,用于治疗HER2阳性,在铂类治疗中或治疗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  
肺癌是世界上导致患者死亡数目很高的癌症类型之一,NSCLC作为最常见的肺癌,转移性疾病患者的愈后特别差,诊断后五年存活率只有6%-10%。HER2是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当这一受体发生突变时会导致部分癌症的,在乳腺癌、卵巢癌、胃肠道癌症和肺癌里都发现了HER2基因的异常现象,其中HER2突变约占NSCLC病例的2%-4%。 
在HER2、晚期胃或胃食管交界癌患者中,DS-8201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总生存期较常规化疗更长,与化疗方案相比其死亡风险降低41%(HR=0.59)。  
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图为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比较  
鉴于此,美国FDA授予Enhertu突破性疗法认定,用于治疗HER2阳性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并授予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包括胃食管交界处癌体内的胃癌患者。
HER2是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促生长蛋白,在多种肿瘤(包括乳腺癌、胃癌、肺癌和结直肠癌)表面表达。HER2蛋白过度表达可能是HER2基因扩增的结果,通常与乳腺癌的侵袭性疾病和预后不良有关。  
尽管最初使用曲妥单抗和紫杉烷进行治疗,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通常会出现疾病进展。需要更有效的方案来进一步延迟进展和延长生存期。  
Enhertu头对头试验DESTINY-Breast03  
DESTINY-Breast03是一项全球头对头、随机、开放标签、注册III期试验,评估Enhertu(5.4mg/kg)与T-DM1在以前接受过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和紫杉烷(taxane)治疗的HER2阳性、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该试验的主要疗效终点是基于盲法独立中央审查的PFS(无进展生存期)。次要疗效终点包括OS、客观缓解率、缓解持续时间、临床获益率、基于研究者评估的PFS和安全性。  
该试验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多个地点招募了大约500名患者。  
在计划的中期分析中,独立数据监测委员会(IDMC)得出结论,DESTINY-Breast03达到了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主要终点,对于先前使用曲妥单抗和紫杉烷治疗的HER2阳性、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显示出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疾病控制率达83%,DS8201击破HER2阳性结直肠癌的枷锁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二常见致死癌症。对于一线治疗后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而言,后续可选的治疗方法有限,患者备受疾病折磨,预后极差。  
在2020年ASCO会议上公布的DESTINY-CRC01是一项针对既定既往接受过两线及以上标准治疗的HER2阳性,不可切除和/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开展的II期临床试验的方法。  
此试验结果表明,经DS-8201单药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为45.3%,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9%,部分缓解率为43.4%,疾病控制率(DCR)达83.0%,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9个月。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