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米替尼在胆管癌治疗上取得的显著成效鼓舞着研究者对新药的研究,同时也证实FGFR2抑制对肿瘤确实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我国科学家不甘落后,针对胆管癌FGFR2突变也成功研制出靶向药ICP-192。临床前研究显示,作为第二代FGFR抑制,ICP-192靶点特异性更强,因此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并且安全性可接受,大部分为1-2级不良反应。
媲美欧美肿瘤治疗技术香港可以的『香港专通纳康,微信:hkzt668,QQ:2106719843』放心约


今年4月,FDA加速批准了靶向药培米替尼(Pemigatinib,商品名Pemazyre)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FGFR2基因融合/重排的经治晚期胆管癌患者。作为首个胆管癌靶向药,培米替尼有望改变胆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格局。
总生存期延长超3倍,米替尼荣登"叶刀"
培米替尼的获批基于代号为FIGHT-202(NCT02924376)的临床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107例存在FGFR2融合/重排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对治疗都有反应,培米替尼单药治疗的总缓解率为36%,其中包括2.8%的完全缓解和33%的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为8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9.1个月;63%的患者在6个月或更长时间获得缓解,18%的患者在12个月或更长时间保持缓解。
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已批准Pemazyre(pemigatinib),该药是一种选择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激酶抑制,用于治疗在接受抗癌化疗后病情恶化、携带FGFR2融合基因的不可切除性胆管癌(BTC)患者。此前,MHLW授予了Pemazyre孤儿药资格(ODD)。
BTC是一种发生于胆管的罕见癌症。胆管细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是BTC的一种亚型,根据其起源分为肝内型(发生在肝内胆管)和肝外型(发生在肝外胆管)。BTC患者通常在晚期时确诊,预后较差。FGFR2融合或重排几乎只发生在肝内胆管癌中,在日本一小部分BTC患者中观察到。
2020年4月,Pemazyre率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先前已接受过治疗、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不能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Pemazyre是根据总缓解率(ORR)和缓解持续时间(DOR)数据在加速审批程序和优先审批程序下获得批准,针对该适应症的持续批准,将取决于验证性试验中对临床益处的验证和描述。
培米替尼治疗数据
以上数据说明,培米替尼用于存在FGFR2融合/重排的胆管癌二线治疗,有82%的患者肿瘤得到控制,并且有33%的患者肿瘤明显缩小或改善。
该研究中,最常见的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TEAE)为≤2级高磷血症(58.2%)。在≥30%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其他较频繁的TEAE(所有等级)为脱发、腹泻、疲劳、口吃困难、恶心、便秘、口腔炎、口干和食欲下降。这些TEAE大多数等级≤2级。发生在≥10%的患者中≥3级的TEAE为低磷血症。
尽管胆管癌被认为是一种罕见的疾病,但在过去30年里发病率一直在上升。对于先前接受过一线化疗或手术后选择有限、复发率高居不下的患者群体而言,拥有一种新的靶向疗法是非常令人鼓舞的。来自FIGHT-202研究的数据表明Pemazyre能够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胆管细胞癌癌(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胆管癌症,可根据其解剖学起源进行分类:肝内胆管癌(iCCA)发生于肝内胆管,肝外胆管癌发生于肝外胆管。胆管癌患者在确诊时通常已处于预后不佳的后期或晚期阶段。胆管癌的发病率因地区而异,在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在0.3-3.4/100000。FGFR2融合或重排几乎只发生在iCCA中,在10-16%的患者中观察到。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截止时总生存期(OS)尚未达到,但培米替尼中位总生存期(OS)为21.1个月,有研究显示,以往二三线治疗患者历史平均生存期为6-7个月,这意味着,培米替尼二线治疗方案将患者生存期足足延长了3倍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