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品牌  深圳APP外包公司  中国  发展  吉三代  智能  出口  产业  手机 

糖尿病人都需要做哪些检查?

   日期:2022-12-26     来源:网络收集    浏览:38    违规举报
 
腾讯云服务器优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常伴有多组织、多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的改变。及时做相关的各项检查,对指导治疗和预防并发症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糖尿病患者究竟需做哪些检查呢?

  一、血液、尿液实验室检查:

  1、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检查血糖的频率和时间,在患病初期,或调整治疗方案,或改变饮食、运动规律时,建议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2、尿酮体测定:如结果显示+或++++,即表示尿液中含有5~160mg/dl酮体。

  3、C-肽测定:胰岛素在酶的作用下,裂解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和同样一个分子的连接肽,简称C-肽。C-肽没有胰岛素的生理作用,而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和C-肽呈等分子关系。换言之,分泌几个胰岛素分子,同时必然分泌几个C-肽分子。所以,通过测定患者血中的C-肽量的多少,可以反映胰岛细胞的功能。

  临床价值:

  1、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也可直接测定C-肽,以判断病情;

  2、可鉴别各种低血糖原因。如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

  3、定期测定C-肽浓度,对了解患者胰岛功能,病情轻重及临床治疗效果,都有重要意义。

  4、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反映抽血前8~12周的血糖情况,建议2~3个月检测一次。

  5、血脂检查(主要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血脂紊乱,这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各种心血管疾病。

  6、肝肾功能: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尿微量白蛋白定量、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存在肥胖、血脂紊乱、脂肪肝及肝功能异常,故还应做肝功能和血脂化验。

  7、尿的检查:观察有无尿蛋白、管型等,可反映肾脏受累情况;尿中白细胞增多,表明患者有尿路感染;尿中红细胞增多可能是由于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硬化、肾盂肾炎等并发症所致。尿中微量白蛋白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二、其他特殊检查:

  1、心脏及下肢血管检查:对糖尿病患者而言,没有心脏病症状不等于心脏没有问题,及时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十分必要。常规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各种心律失常并了解心肌供血情况。此外,下肢血管超声及造影可以了解有无下肢动脉硬化或狭窄,以便及早发现糖尿病足。

  2、血压检查: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病率比一般人高2~6倍,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理想目标是120/80mmHg左右。

  3、眼科检查:糖尿病可引起视网膜病变,严重者可失明,应定期和常规进行眼底检查。眼科检查可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这些病变可引起视力逐渐下降、视物模糊或者突然失明。

  4、X光胸片检查:糖尿病患者肺结核发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3~4倍,胸部X片可以明确是否同时合并肺结核或肺部感染。

  5、腹部B超检查:可了解糖尿病患者有无胆囊炎、胆结石、肾脏病变、胰腺钙化或结石等。

  6、骨密度测定:有助于发现骨质疏松症。

  7、神经科检查:用10克单尼龙丝进行触觉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

  8、CT检查:患者一旦出现手脚不灵便,意识改变,口角歪斜,喝水呛咳等,应做头颅CT检查,以便明确有无脑出血或脑梗死。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