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APP  吉三代  品牌  智能  深圳APP外包公司  出口  产业  中国  手机  发展 

第一批被“减负”的家长,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

   日期:2019-11-01     来源:中国网    浏览:199    违规举报
 

两则关于中小学生“减负”的新闻,应该放在一起看。

第一批被“减负”的家长,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

家长是学生天然的利益共同体。谁都无法否认,减负的最大受益者是受教育者。那么,教育部门实打实的减负措施,为何遭到了家长的强力反弹?家长们为减负倍感焦虑,究竟又有多少欲言又止的潜台词?

教育部门集中力量实施减负,开始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2000年年初,因为“学生负担很重”“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教育部发布《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掀起了实施“减负”的高潮。当时还在上中小学的80后、90后,如今从“应试”与“减负”两种概念中成长起来的年轻家长,一定对自己这种独特的教育经历留有别样的情愫。

现在回想起来,90后面临的课业负担可能还不是最重的。类似“小学生晚上9点写不完作业”的现象,并不是第一批90后的普遍经历。相反,至少在笔者及同龄人的印象中,小学放学花一个多小时完成作业,还赶得上看当晚的《大风车》节目,更不会因为“小升初”而烦恼。上初中以后,直到接近中考的初三阶段,才慢慢感受到应试和习题的压力。

第一批被“减负”的家长,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

随着80后、90后陆续为人父母,他们慢慢发现,孩子所要应对的课业压力超乎自己的经验。朋友圈里,不乏毕业自名校的年轻父母,恨铁不成钢地抱怨孩子做作业太慢、没有继承自己卓越的智商,殊不知,当年让他们获得阶层晋升通行证的智力,也许完全不足以应付当下复杂而繁重的教育。历经一轮轮考试筛选出来的他们,注定是不甘愿“输”的一代,也自然把这种心态投射到孩子身上。

多年以来,主导减负工作的一直都是教育部门,为此承受最大压力的也是教育部门。减负工作“越减负担越重”,板子不能完全打到教育部门身上。减负也不再是空洞的口号与概念,而早已细化成详实具体的指标。

很多措施正是公共舆论长期呼吁的结果。例如,“不许公布分数”等措施,最初就是民间的建议——很多人认为,公布分数排名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不利于未成年人形成健康人格。如今,教育部门从善如流,就当减负就要“来真格”的时候,为何遭到了密集反对?“减负”这一概念本身何以陷入了污名化的困境?

第一批被“减负”的家长,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的家校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便陷入了模糊与混沌的状态。一方面,家长越来越频繁地介入到子女的课业之中,帮孩子完成作业成为家长的日常;另一方面,各种校园问题的产生,似乎又是家庭教育缺失的结果,一些家长总是一厢情愿地期待学校替代自己管教子女。

家庭教育该不该加强?答案是毋庸置疑的。这一代城市家长自身受教育背景扎实,知识结构完善,有能力对子女实施高水平的家庭教育。但是,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却因为缺乏共识而见仁见智。

现实中,家庭教育沦为了学校教育的附庸。家庭虽然是区别于学校的实体空间,却在无形之中成了课堂学习延长的时间。学生把大量无法在学校里完成的作业带回家,家长不仅负责监督,还要尽己所能指导孩子完成习题。家庭生活只是学校生活的复制,亲子之间本应该享受的家庭时间被无限度地压缩,促进下一代形成健全人格与品质的家庭教育却长期缺席。

第一批被“减负”的家长,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

教师的教育权是具有专业性质的权力,学校教育有其不可替代性,而试图把专业权力交给家长执行的想法,恐怕是危险的越界。长此以往,家长要么质疑教师的能力与资格,要么面对“任务”无所适从,种种家校冲突也随之激化。

减负由谁来减,怎样的减负才符合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进而实现各方“多赢”,是减负取得共识的前提基础。如果课业负担的施加者,从学校的“右手”转移到家长的“左手”,只会让受教育者不堪其重。

在减免学生实际课业负担的同时,学校应当补齐服务短板。将减负工作具体化、指标化,固然是检验减负工作成效的必要之举。然而,指标更要对应实效,而不是单方面地减轻学校的责任。比如,缩短中小学生的在校时间,学生放学时间越来越早,只会给家长增加负担。如果学校放学,并不是学生一天学习的结束,那么以在校时间长短检验减负又有何意义?

第一批被“减负”的家长,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

中国学生习惯于学校和家庭的“两点一线”。而减负的真正指向,不在于学校与家庭的此消彼长,而要探索在学校学习和居家休息之外,让学生成长的“第三种时间”。

国民教育的面貌是社会发展水平的折射。当初深受应试教育困扰的学生,如今成为焦虑而冒进的家长,似乎又站到了应试教育的战壕,荒诞的背后是对下一代成长和发展的密切注视。减负20年来,人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经验:要从根子上消除教育焦虑,减免课业负担,不是教育者、家长、受教育者的任何一方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的,或许只有时间才能检验减负的成色。

免责声明:
1、本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本站部分作品内容是由网友自主投稿和发布、编辑整理上传,对此类内容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更不为其观点承担任何责任。
3、因行业及专业性有限,故未能核验会员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不为其负责,如有虚假或违规内容敬请准备材料图片发邮件到info@n360.cn举报,本站核实后积极配合删除。
4、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或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免责声明  |  版权隐私  |  信息发布规则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0081222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