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的所有思考,所有的决策,都会想,消费者会不会需要,会不会接受,不是商业。
对了,推荐一下那本书,差点忘了,如果你没有消费者思维,我希望你能去看下,那本书叫做,零售的哲学,铃木敏文写的,日本711创始人,看完那本书我非常喜欢711的商业模式和战略,最喜欢的一句话是,711的竞争对手永远是变化莫测的消费者而不是同行。
书中有很多大量的违反商业逻辑和尝试的案例都非常的喜欢,我举例一个吧。
711创始人铃木敏文,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基于消费者,消费者喜欢喜欢这个,消费者要不要这个,而不是而不是i竞争对手怎么,我自己怎么样,没有先例怎么样。
在日本,大家都比较正式,去银行取钱都要穿的很正式西装革履,不会有穿着拖鞋睡衣去银行取钱的,如果我急用钱我还要回家换个衣服再取钱,或者我去很远的地方取钱。并且最痛苦的是银行周六周天不上班貌似ATM我记得也不能取钱吧,我忘了总之就是去银行取钱麻烦,而且很不方便。
铃木敏文就在想,我如果在便利店设置ATM机是不是很方便啊,这一观点即使是现在也很大单,如果没有移动支付,我们取钱方便嘛?铃木敏文就想把ATM机放到便利店,但是这个没先例,并且当时日本的银行的ATM机都是使用率下滑银行也都是不景气,银行内部都发话说活不过多久都在等着看笑话,同行和同事也是全部排斥,最终铃木敏文排除所有阻挡非要做ATM机。
最终最终和事实证明,铃木敏文是对的,消费者需要这个东西,其他人都不是消费者不能代表消费者,他们发对就不代表消费者反对,最终这个ATM使用率很高,也实现了盈利,并且大家在ATM取完钱或者排队的时候也是闲着没事就买点东西吧,反而又带动了便利变的销售。
所以基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去思问题,这个东西是对消费者厚的吗?消费者需要吗?我是消费者的话我要这样嘛?
最想吐槽的一个就是,有些卖家把SKU弄的跟女人心一样,那么复杂,我买个东西,2分钟都没搞懂应该选择哪个SKU,SKU凌乱到烦躁有很多产品如果不是我真心喜欢她,非买不可我都是直接退出,那么多卖家不光你一家,选SKU乱的心烦。这个就不是消费者喜欢需要的改进吧。
基于消费者角度思考并不是像铃木敏文那样非要做出来一个改革,一个改版才算,生活中的任何一点小事情都算是基于消费者,一点一点加起来就是很棒了,好比产品包装的胶带没有刀子很难拆,撕拉纸箱就很不错,我收到过一个撕拉纸箱的产品体验很棒我记住他家品牌了,神州泰坦行车记录仪,其他的买的所有产品都没记住,就因为这个体验我记住了。
所以,我说了这么多,我就是想表达,我们学习那么多淘宝知识,那么多技巧,那么多运营,我们偏离了消费者,我偏离了消费者,我从市场的空白价格段去定价这个肯定是没错的,但是但是我钻牛角尖了,我没去验证,我选择这个究竟是消费者需要的吗,我们做的决策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验证。
懂了淘宝运营反而做不好淘宝了,就是钻进运营的坑了,全都靠运营,以为自己是神,我操纵的链接就像孙悟空有了金箍棒一样,立马成功了,其实并不然产品牛逼才是真的,消费者需要的才是真的,不懂运营的人只会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
我刚做淘宝的时候,我就是卖女鞋的,现在的运营看来消费者看女鞋就要展示各个角度各个优势我的卖点,我的材质,我的鞋带是鳄鱼皮的牛逼不,其实这个是钻进淘宝牛角尖的运营的运营态度,我刚做淘宝从消费者角度出来,我就想看鞋子好看不好看,并且图片一定要多,大量的图片让你看个够,很多男装的衣服图片都太少了,消费者真正喜欢一个衣服决定要买的时候,他会大量的看图片,你的详情页图片不够,他会看评价的晒图,一直看到他认为这个衣服,像我这个体型,这个身材这个发型好看才会买,如果他看到了一个像他一样身材的人很难看,一个微胖的人穿起来很好看他就会想我这个身材可能会不会不适合。
最终,最终,我们都要回归消费者,消费者才是我们的重点,消费者!一切的运营决策都要基于消费者,这件事情消费者要不要是不是消费者想要的!!不是淘宝觉得我的数据优秀不!不是淘宝会不会觉得我的转化率不高不给流量!!!!是消费者喜欢我的衣服吗。谁喜欢我的衣服。
消费者研究消费者。深入研究消费者。我们终究不是亨利福特,不是乔布斯,不能引领潮流,我们能做的是研究消费者迎合消费者。
三
一个产品能成功能成为爆款靠什么!为什么??好产品能成功嘛?不一定,给阿迪达斯代工的工厂自己生产鞋子,在淘宝上卖就一定是爆款嘛?给谋知名化妆品提供原材料自己生产的话就能卖好嘛不一定吧。
派代上我记得之前是有个卖男裤的吧,当时那个帖子还是挺火的,他是某个知名品牌的工厂还是原材料,做出来的质量和某大牌一样价格只有几分之一十分完美,但是最终还是亏了没成功。
我瞬间崩溃了。击溃了我的世界观,如果连一个好产品在这个市场上都活不下去,那么我凭什么打造爆款让别人买我的东西呢?你有没有有觉得很恐怖,就算你有了好产品你一样不能轻易成功。不禁让我思考为什么呢?
在淘宝上卖的最好的,销量考前的商品,就是最好的商品嘛?按照正常逻辑来说,按照消费者逻辑讲,销量考前的肯定是市场喜欢的嘛,质量好,价格好,受欢迎呗,不然为什么他能卖那么多呢??是不是这个理?
但是在淘宝上你思考下,你们类目销量靠前的质量真的就是比销量靠后的强嘛?不然吧,很有可能你的产品比他好还比他便宜,但是你TM的就是卖不过人家为啥,为啥,仰天长吼!为啥为啥为啥!凭啥!凭啥!凭啥!!!你有这个感觉嘛。我一个靠做好质量好产品的人在淘宝活不下去,一个卖垃圾的比我还好,淘宝怎么搞的?
我觉得我想说一个我自己上次在淘宝市调遇到的事情,我是做电热毯的我肯定要了解我的竞争对手,知道他的方方面面。
那么我就把销量前20的产品统统都买了回来了呗,价格当然当然也是不同呗,有些贵有些便宜一点,贵的就一定比便宜的好嘛正常的话是的贵的成本贵当然更好。
实际的情况是,我买回来的销量考前的也一般大家都差不多,反而有一家卖的便宜的只卖68元,他的产品面料非常的厚,非常的棒,开关也是智能控制,还是个天猫店,非常的好!!!如果是线下你能看到产品你能摸到产品,他卖68元,南极人卖128,我想10个人8个会选择我说的68元的商品真的,线下你一眼就能看出来你能摸到产品,看到产品,你能知道那个是好的那个是不好的。
线上你只能看图片,图片是看不出那个好那个不好,就算是一般的产品,他通过拍照PS,拉厚也能看起来非常的厚实暖和但是只是效果图,就像TM的方便面袋子上的,图案仅供参考一样,就是他没写在主图上。
我想在线下做质量靠质量良心价的容易成功吧,线上少了这个实物接触的体验感。只能看图片看不出来个123的。况且大部分消费者只是一次消费也不知道什么材料算好的,什么样的产品值什么钱,消费者只是感觉值就行差不读就行退货又那么麻烦。